MEME 币,这群加密货币世界的弄潮儿,似乎总能在人们快要遗忘的时候,再次掀起一阵腥风血雨。最近,币圈又开始躁动不安,源头指向了一个名为 Fartcoin 的 MEME 币。从三月中旬开始,这枚带着恶趣味名字的代币仿佛打了鸡血,一路高歌猛进,在一个月内暴涨了将近 350%!市值最高时甚至逼近 10 亿美元大关。这不禁让人怀疑,难道 MEME 币的牛市又要回来了?还是说,这不过是无聊资金在熊市中寻找刺激的又一次短暂狂欢?
在 Fartcoin 疯狂上涨的背后,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寻常的迹象。链上数据显示,一些 MEME 币巨鲸开始频繁活动,他们动辄花费数百万美元买入 Fartcoin、RFC 等 MEME 币,直接导致这些代币的价格像坐火箭一样蹿升。更加值得关注的是,Solana 链上的活跃地址数在 4 月 11 日再次突破 510 万个,几乎达到了 1 月份的峰值水平。这种链上活跃度的激增,到底是散户们的 FOMO 情绪爆发,还是巨鲸们精心策划的一场游戏?要解开这个谜团,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数据,看看这些巨鲸们的操作轨迹,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。
如果你以为整个 MEME 币市场都在享受这场盛宴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这次 MEME 币的上涨并非雨露均沾,而是高度集中在几个特定的代币身上。那些曾经风光无限、市值过亿的 MEME 币,比如 Trump、BONK、WIF、POPCAT 等,要么还在苦苦挣扎,要么就在底部震荡,根本没有搭上这趟顺风车。在众多 MEME 币中,除了 Fartcoin 之外,其他表现抢眼的要么是最近一两个月才冒出来的新币,要么就是发行后一直默默无闻的“僵尸币”。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,让人不禁怀疑,这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人为操纵的力量?
毫无疑问,Fartcoin 是这轮 MEME 币反弹的领头羊。从 3 月 10 日跌入谷底之后,Fartcoin 便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。那么,是谁在背后推动了这场“触底反弹”?通过分析链上数据,我们发现,这一轮巨鲸的集体入场时间是从 3 月中旬开始,并且一直持续到 4 月 10 日。在这段时间内,巨鲸们不断买入 Fartcoin,似乎铁了心要把它推向新的高度。这种集中式的买入行为,很难让人相信是市场自发的行为,更像是有人在背后精心策划,试图操控市场。
那么,这些巨鲸们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成本入场的?数据显示,前 1000 名大户的首次购买成本主要集中在 0.2 ~ 0.6 美元和 0.6 ~ 0.9 美元之间。这意味着,大部分巨鲸都是在 Fartcoin 的低点买入的,并且已经获得了可观的收益。相比之下,那些在高位(1 美元以上)接盘的散户,则很可能被套牢。总体计算,Fartcoin 大户的首次购买持仓成本约为 0.62 美元。以当前 0.844 美元的价格计算,这些新晋大户们平均约有 36% 的盈利空间。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更加确信,这背后有人在操纵市场,割韭菜了?
如果说 Fartcoin 的暴涨还只是个例,那么接下来要说的 DARK 和 RFC,则更像是一出精心编排的连续剧。通过对比这几个代币持币前 1000 名的大户,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:有 23% 的大户地址至少持有 2 种以上的代币。其中,大户们持有最多的代币是 DARK,这个代币创建时间最短,但却有 116 个大户重复持有。其次是 RFC,重复出现次数也达到了 110 次。相比之下,近期市场关注度最高、市值也最高的 Fartcoin,重复出现的次数只有 76 次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,Fartcoin 的市值已经拉升到一个较高水平,不少持仓的大户已经撤离或者换车。但是,我们无法追溯到具体某个时间的大户历史信息,因此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。但无论如何,这种交叉持仓的现象,都暗示着这些代币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,或者说,背后有着同一批人在运作。
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,DARK 和 RFC 这两个代币,似乎正在上演着一出高度相似的剧本。首先,从两者的 K 线图走势来看,除了创建时间有所不同之外,其他的走势,包括回调整形态,都趋于相似。这种相似度,很难用巧合来解释,更像是有人在刻意模仿,试图复制 RFC 的成功。
此外,DARK 和 RFC 这两个代币,大户重复持有的数据也比较接近,都在 110 个以上。更进一步的分析显示,有 75 个地址同时持有 DARK 和 RFC 这两个代币,是大户持有组合当中数量最多的。这些同时持有 RFC、DARK 的地址,买入时机也惊人地一致:大多数大户地址首次买入这两个代币的时间分别为 4 月 13 日和 4 月 14 日。而 4 月 13 日,正是 RFC 极速拉升的日期,当天涨幅达到 65%,振幅达到 107%。4 月 14 日,DARK 也迎来了类似的行情,当日涨幅达到 80%,振幅 218%。这种前后脚的大幅拉升,看起来就像是主力在换车拉升。先拉升 RFC,吸引市场关注,然后迅速转移资金到 DARK,再次拉升,收割利润。
当然,我们需要注意的是,RFC 的市值最高达到了 1.38 亿美元,而 DARK 的最高市值仅为 2300 万美元。这说明,背后的大户并不是市场中的绝对主导力量,或者说,主力对于这两个代币的预期并不相同。因此,不能认为 DARK 能够完全复制 RFC 的市值规模。但是,DARK 和 RFC 之间存在的种种关联,都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:这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割韭菜”游戏。
在整体数据当中,这些重复持仓的大户们在这 7 个代币当中总计的持仓金额约为 1 亿美元(除去了 Gate、Bitget、Raydium 等几个主要交易所的持仓),占到这些代币市值的 8.47%。这 1 亿美元的资金,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,悬在这些 MEME 币的头顶,随时可能倾泻而下,引发市场崩盘。
截至 4 月 16 日凌晨,这些代币普遍也迎来了一定的回调。其中,FAT 自高点回调月 72.51%,House 回调达到 50%,整体的平均回调幅度达到 37.12%。只有 ALCH 的回调幅度较小,而这个项目从性质上来看,是唯一一个具有实际应用的 AI 相关代币。不过,从周期来看,ALCH 或许只是恰好处于市场轮动上涨的阶段,还没有进入抛售的周期而已。这种普遍的回调,是市场对前期过度炒作的修正,还是巨鲸们开始收割利润的信号?
在这场 MEME 轮动上涨的背后,似乎存在着一些人造 MEME 牛市的踪迹。KOL @MasonCanoe 在推特上表示,RFC 上涨的巨鲸地址与此前 TRUMP、VIRTUAL、LIBRA 等多个代币有做市行为的地址有关联,并同时关联到了几个很早埋伏在 RFC 上的地址。据此,@MasonCanoe 认为,RFC 的推高绝非偶然,有可能是背后大资金精心布局的信号。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,结合我们之前的分析,种种迹象都表明,这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人造牛市”。
从数据的表现来看,Solana 链上的 MEME 似乎确实正在一些巨鲸的推动下再次开始吸引市场关注。只不过,由于这种拉动效果并不能惠及所有 MEME 代币,因此只能是通过追踪这些主力资金的实时动态来判断走向。另外,从几个代币的分类来看,猫、狗、青蛙题材的代币似乎没能在近期的上涨当中占据一席之地,而主要是 AI 和 MEME 文化类的代币表现突出。这或许暗示着,市场正在发生变化,投资者们开始更加关注那些具有创新性和文化内涵的 MEME 币。
Solana 链上的这轮 MEME 热潮,并非全面开花,而是高度集中在少数特定代币上。Fartcoin 作为领头羊吸引了大量 3 月中旬后入场的新晋大户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在 RFC 与 DARK 这两个走势高度相似的代币背后,存在大量重叠持有的大户地址,且其主要买入时间集中在两者前后脚发生剧烈拉升的 4 月 13 日与 14 日,这强烈暗示了可能存在的协同操作或主力轮动行为。
这轮上涨似乎并非纯粹的市场自发行为,带有着“人造牛市”的痕迹。一些巨鲸利用资金优势,通过拉升特定 MEME 币,制造市场热点,吸引散户入场,最终达到收割利润的目的。这种“人造牛市”的风险在于,一旦巨鲸撤离,市场将迅速崩盘,散户投资者将遭受巨大损失。
这不禁让人反思,MEME 币的价值究竟在哪里?是其背后的文化内涵,还是仅仅是投机炒作的工具?如果只是为了追求短期暴利,而忽略了风险,最终只会成为被收割的韭菜。
这股“人工降雨”是否能演变自然的资金涌入,仍有待观察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在 MEME 币的世界里,风险与机遇并存,投资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谨慎投资,切勿盲目跟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