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DeepSeek等前沿技术的涌现,我们正加速迈入智能时代。作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,移动通信网络也迎来了创新迭代的关键时期。在国家层面,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提出要“扩大5G规模化应用,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”,并积极“培育……6G等未来产业”。
近日,记者跟随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的调研活动,走进了位于北京昌平的中国移动信息产业协同创新基地,亲身了解中国移动在5G融合应用和6G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,感受到中国移动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的蓬勃活力。
回顾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,大约每十年更新一代技术。在1G和2G时代,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还处于跟随模仿阶段。
“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从3G开始实现突破,” 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、副总工程师王晓云介绍道。本世纪初,中国移动肩负起推动自主知识产权TDD网络创新工程的重任,充分发挥市场牵引者、创新主力军和标准主导者的作用,率先建设了全球首个TDD网络。
在当时,全球普遍不看好TDD大规模组网的前景。中国移动迎难而上,成功突破了TDD干扰控制技术,解决了TDD无法大规模组网的世界性难题。
到了5G时代,中国移动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先进TDD网络,以网络建设带动技术、标准、产业和应用的全球领先,彻底改变了全球移动通信的发展格局。
“我们走出了一条别人不愿走、不敢走的路,使我国成功实现了决定性的技术突破,” 王晓云表示。
5G时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。“5G赋能数字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,业务需求从服务个人用户转变为服务人、机器和物,从面向移动互联网转变为面向产业互联网。但传统的网络架构难以满足这些新的需求,”王晓云回忆道。
为此,中国移动提出了新型的SBA(Service-Based Architecture)架构与机制,实现ICT融合,使得网络功能能够敏捷扩展,业务可以按需生成。基于该架构,可以面向行业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专网服务,满足不同网络功能和性能的需求。例如,针对工业场景,可以满足终端互访、数据不出场、不间断运行等需求,以及工业质检、短周期闭环控制、多机协同等需求。
“SBA架构已经在全球所有154个5G网络中部署,实现了组网架构的全球引领,” 王晓云表示。
通过持续创新,中国移动5G专网上线所需的时间从按年计算缩短到按周计算,功能上线时间从按月计算缩短到按小时计算,这大大加速了5G专网数量的增长。
与此同时,中国移动发起了“5G+”计划,推动5G从垂直大类进一步走向细分集群,从服务企业走向融入生产。5G+无人化矿山、5G+无人化港口、5G+工业质检、5G+急救……中国移动“5G+”场景应用遍地开花,覆盖了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0个,在多个领域实现了规模应用,有力赋能数字经济的发展。
中国移动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“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(5G)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”项目,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。
如果说5G是万物互联,那么6G就是万物智联。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,6G一方面在速率、连接数、高可靠低时延方面比5G有显著提升,另一方面融合了通信、感知、计算、AI、大数据、安全等多维能力,将对未来的工作生活、生产、社会治理等带来深刻变革。
例如,用户可以通过6G网络实现远程会议的全息互动;保姆机器人借助6G的高速率和低延迟特性,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,提供更智能的服务;6G可以推动工厂向智能化全面转型,工厂中将涌现出更多的智能体单元;此外,6G还将实现对城市交通、环境、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智能监测与管理。
作为数智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,6G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布局的前沿科技领域。
“当前,6G技术路线还比较分散,技术标准和产业路径仍存在不同观点,” 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刘光毅表示。6G技术策源正进入标准化的关键阶段,中国移动将进一步强化6G研发投入和布局。
刘光毅介绍,中国移动早在2018年就率先启动了6G研发,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,以应用场景为牵引,以商业闭环为目标,系统性地布局6G网络架构、新能力、新空口等关键技术方向,构建了6G技术原型验证系统和测试环境,形成了6G通感算智融合的技术体系。
与此同时,中国移动还发挥“产业链链长”的作用,协同产业上下游伙伴系统推进6G创新。据悉,中国移动联合多家央企、民营企业、高校和研究机构,围绕未来产业6G领域,开展重点技术、典型场景和重大工程的协同攻关,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。
据了解,中国移动已经在5G-A(俗称5.5G)阶段取得了重要成果,并且正积极拓展新场景,加速5G-A的落地应用。
与5G相比,5G-A速率更快、能力更强、体验更优。5G-A升级了物联能力,实现了大规模无源物联,大幅降低了物联网的成本;拓展了通感一体能力,为低空经济提供了连续覆盖、低成本的感知解决方案;支持更低的时延抖动以及更高精度的时钟同步,更好地融入了工业生产的核心环节,加速了智能化升级;加速了实时3D渲染、游戏内容加载、云端协同,极大地提高了5G新通话、云手机、云电脑等产品的功能和体验,加速推进了VR、裸眼3D、元宇宙等创新型产品的演进升级。
那么,6G何时才能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?
“6G已经正式启动标准化工作,进入了一个研发关键期,”刘光毅表示。3月10日至14日,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(3GPP)在韩国仁川召开了6G标准研讨会。此次研讨会是全球成员单位第一次系统性、全面地向业界阐述各自的6G策略、技术布局和趋势观点。
刘光毅称,这标志着6G研发的标准化进入了关键阶段。“预计2029年上半年,第一个6G标准将发布,预计在2030年前后,6G将具备商用能力。”